58陷假招聘之名收集简历丑闻!央媒辣评:斩断简历倒卖黑色产业链

58陷假招聘之名收集简历丑闻!央媒辣评:斩断简历倒卖黑色产业链

时间: 2024-02-03 来源: 爱游戏全站app官网入口Bom

  《经济日报》刊发刘莉的评论《假借招聘之名收集简历?如何斩断简历倒卖黑色产业链》,全文如下:

  某招聘平台近日被曝假借招聘之名收集简历,高价卖给培训机构并收取佣金,后者则联系求职群体卖课转化客源,双平台以用户个人隐私信息为连接点非法牟利。

  倒卖简历只是网络招聘黑灰产业链的“冰山一角”,行业内多个平台此前也出现过类似问题,个人隐私信息泄露和违法买卖似成内部“潜规则”。随着就业环境变化,招聘企业核心业务缩小,便开始将目光瞄准个人数据,部分平台释放出早已停止招聘的岗位、诱导用户填写简历,同时私下倒卖用户个人信息,轻则给广大求职者添堵添乱,重则涉及违法犯罪。

  对于此类问题,仅靠平台自查自纠远远不足,更要充分的发挥“他律”作用。目前,在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方面,已经有法可依。例如,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规定,任何组织、个人不得非法收集、使用、加工、传输他人个人隐私信息,不得非法买卖、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隐私信息;不可以从事危害国家安全、公共利益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。网络安全法规定,网络运营者应当对其收集的用户个人信息严格保密,并建立完整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制度。

  有法可依还不够,必须做到违法必究。在实践中,部分企业为牟取利益,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与监督管理的机构“打游击战”,手段花样层出不穷。确保手握海量个人隐私信息的企业平台履行保护义务,是监管难点也是重点。对此,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责任,完善制度体系,督促招聘平台履责,让扮演中介角色的招聘网站回归信息流通本质,营造更规范安全的求职环境,同时,充分的发挥法律威慑作用,更大力度打击诱导填写简历、倒买倒卖等非法产业链条。

  求职简历是受法律保护的个人隐私信息,贩卖简历决不能成生意。在招聘平台守土有责的基础上,加强内外联动,通过法律实行外部震慑,筑牢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屏障。

  据网易财经报道,一份从58集团内部获取的资料显示,58集团假借招聘之名,收集学生简历并转手卖给培训机构。该报道援引58集团前员工的消息称,58集团以两种形式出售毕业生简历,一种是按照群体数量,另一种是匹配合作机构要求的画像类型打包出售。单份简历报价在30元至2000元不等,平均报价为每份140元至250元,博士生的简历价格近每份1500元。

  报道中提及,58集团打包售卖的简历均来自新华英才招聘平台,该平台是由新华网联合58集团旗下中华英才网共同打造的就业服务平台,专门面向学生群体。除向教育学习管理机关出售学生简历外,上述资料显示58集团还曾对外出售蓝灰领群体的简历,每份价格在100元至500元。

  根据新华英才招聘官网信息数据显示,该网站由中华英才网运营,而中华英才网在2015年被58集团收购,官网底部显示版权所有归于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。

  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邓志松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,如若58集团贩卖毕业生简历为真,其可能面临刑事责任、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。依据相关司法解释,只要出售2500条以上个人隐私信息,或违法来得到的超过2500元,即满足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罪的入罪标准。同时提示充分的发挥数据要素价值不光强调“高效流通”,而更注重“合规使用”。

  除去售卖简历的负面消息,58同城此前也曾陷入虚假招聘信息的风波,在黑猫投诉反馈平台上不乏“面试收费被骗”的相关案例。在工信部公示的2023年第二季度互联网信息服务投诉处理及时率相关公告中,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投诉处理及时率为83.3%,并未达标。

  2021年“3·15”晚会就曾曝光一批招聘平台在信息管理方面存在漏洞,犯罪分子仅需注册企业账号并付费,便可批量查看下载简历信息,部分信息甚至在QQ群中被叫价售卖。

  今年6月,《南方都市报》报道了某人力服务机构从网络上大量“爬取”招聘信息并擅自对外发布,再凭借求职者数据吸引企业入驻。

  更有甚者,故意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投递简历,“对口招聘”“高薪直聘”背后隐藏的不仅是信息泄露,更可能嵌套贷款培训、电信诈骗等圈套。


     

爱游戏全站app在线平台获取方案及报价

Get plans and quotes

免费提供方案及报价
爱游戏全站app在线平台会在24小时内尽快给您回复!

咨询热线:

183-5364-5188

爱游戏全站app在线平台邮箱:

zcxdszdh@163.com

爱游戏全站app在线平台地址

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密州东路6989号